制药网>检测仪网>技术文章

充电桩有序充电: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的关键

2025年02月13日 10:40:44来源: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在居民小区、商业中心等充电需求集中的场所,充电桩数量不足与电力容量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无序充电模式下,充电高峰时段电力负荷激增,导致配电设施过载、充电效率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隐患。有序充电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一、有序充电的技术原理与实现方式

       有序充电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单元实时监测电网负荷、充电需求和用户设置,动态调整充电功率和时段。系统采用分层控制架构,包括充电桩本地控制器、区域集中控制器和云端管理平台。本地控制器负责执行具体充电指令,区域控制器协调多个充电桩的功率分配,云端平台进行全局优化和策略制定。

       在具体实现上,系统通过电力载波通信或无线网络与充电桩保持实时连接,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等运行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系统运用优化算法计算最you充电方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电网负荷的均衡分布。

二、有序充电的效益分析

       对电网而言,有序充电能够有效削峰填谷,提高配电设备利用率。研究表明,实施有序充电可降低20%-40%的峰值负荷,延缓配电设施升级改造需求,节省大量投资成本。

       对用户来说,有序充电不仅能够享受更优惠的电价政策,还能获得更稳定的充电服务。通过参与需求响应,用户可获得额外经济激励,降低用车成本。

       从社会效益看,有序充电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了化石能源消耗。据测算,规模化应用有序充电技术,可使单个充电站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0吨。

三、有序充电的发展前景

       随着5G通信、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序充电系统将实现更精准的负荷预测和更快速的响应。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将使充电策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在政策层面,多地已出台支持有序充电发展的政策措施。北京市明确要求新建公共充电站必须配备有序充电功能,上海市将有序充电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未来,有序充电将与V2G(车辆到电网)技术深度融合,电动汽车将不仅是电力消费者,还能成为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

     

四、安科瑞充电桩收费运营云平台助力有序充电开展

4.1概述

AcrelCloud-9000安科瑞充电柱收费运营云平台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接入系统的各个充电桩进行不间断地数据采集和监控,实时监控充电桩运行状态,进行充电服务、支付管理,交易结算,资要管理、电能管理,明细查询等。同时对充电机过温保护、漏电、充电机输入/输出过压,欠压,绝缘低各类故障进行预警;充电桩支持以太网、4G或WIFI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码充电。

4.2应用场所

适用于民用建筑、一般工业建筑、居住小区、实业单位、商业综合体、学校、园区等充电桩模式的充电基础设施设计。

4.3系统结构

 

微信图片_20250213094632.png

 

 

微信图片_20250213095514.png

4.4平台功能

 

4.5充电桩设备

 

       安科瑞AEV200-DC240M分体式直流充电柜采用为一柜四桩设计,单桩最大充电功率240kW,充电电压150V-1000V,单桩最大电流250A,满足用户快速充电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213101208.png

 

除了分体式充电桩外,公司还提供160kW、120kW、80kW、60kW、30kW直流充电桩以及7kW交流充电桩,满足各种场合的充电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213102338.png

        有序充电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电动汽车充电管理进入智能化时代。它不仅解决了当前充电基础设施面临的现实问题,更为未来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有序充电将在促进电动汽车普及、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充电桩,120kw充电桩,充电桩运营系统,充电桩有序充电,直流充电桩
  • 凡本网注明“来源:制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制药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制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制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产品推荐更多+